獅子

˙ㄗ

shī zi

解釋

→獅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體長約七、八尺,頭圓大,尾細長,毛呈黃褐色,牡者有鬣,吼聲洪大,產於非洲和亞洲西部。捕食羚羊、斑馬等大型動物,有獸王之稱。

2.菩薩。《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無福向獅子光中,享天上之逍遙;有分去駒兒隙內,受人間之勞碌。」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獅 (學名:Panthera leo),又稱為獅子 (中國古稱狻猊),獅是一種生存在非洲和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豹屬之中最著名的一種. 是和虎並列的體型最大的兩種貓科動物之一,其雄性的鬃毛是其特徵之一,過去曾分佈在多個洲(主要是歐、亞、非),但因為人類的開發,現代的獅羣生存環境與分佈已經大大縮小了. 中國本來沒有獅子,直到張騫通西域以後,才從伊朗附近的地區知道獅子的存在. 最早獅子在漢語中被稱為「狻猊」,乃西域語言直接音譯的詞彙,後來簡化作“師”,最後才演變為. 中國不產獅子,最早進入中國的獅子為產自南亞和西亞的亞洲獅,是東漢時期月氏國送給漢朝政府的禮物,隨着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而成爲古代國人膜拜的一種動物. 今天印地語稱之爲सिंह(sinha)、旁遮普語稱之爲ਸ਼ੇਰ(Śēra)、波斯語稱之爲شیر(shir). 世界上唯一一種兩性異形的貓科動物,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 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 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 皮毛柔軟. 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 尾較發達. 是非...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ff9536d3579b21b6bb2fd7a03dea362a a4f49fc35b2f5620b965f22c4a8b4b4f6be9a437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