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

ㄏㄜˊㄅㄟˇㄅㄤ˙ㄗ

hé běi bāng zi

解釋

一種流行於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的戲曲。是由清乾隆末年山西蒲州梆子傳入河北,逐漸演變而成,曾受高腔、京劇的影響,音調高亢,表演細膩。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河北梆子是至今仍然活躍在舞臺上的中國古老戲曲劇種之一,至今約有兩百多年歷史. 它源於山西、陝西的梆子腔,屬梆子腔系的一個支脈,流行於河北省南部、天津和北京. 河北梆子還流傳山東、河南、黑龍江、吉林、遼寧以及內蒙古等地,在長江以南的活動基地,主要是上海、武漢等地. 河北梆子唱腔集三地的民風音韻為一體,曲調高亢激昂,有“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風範,適合演唱悲壯內容的戲劇. 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歷史上,河北梆子曾有過「直隸梆子」、「京梆子」、「衛梆子」等幾種名稱,但這些名稱只是不同階段的稱呼,應非是指派別. 河北梆子進入第二個階段——「衛梆子」之後,形成了固定的唱腔體系,然後在三個地區中依自身的條件繼續發展. 著名的河北梆子大師裴豔玲的演出曾轟動香港和新加坡,尤其是她飾演的鐘馗,形神兼備唱腔高亢,突出地表現了鍾馗因爲貌醜落第的無奈心情 . 河北梆子和河南梆子的風格相近,淵源較深. 裴豔玲:代表劇目《鍾馗》(飾鍾馗)、《哪吒鬧海》(飾哪吒) 田春鳥:代表劇目《蝴蝶杯》(飾田玉川)、《寶蓮燈》(上部,飾劉彥昌)、《鍾馗》...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3b0681b64c072d5eb290228327cac9a a2af7b7829c0ae5a5b1c8329146a9cf1c68fdd5f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