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格

ㄉㄧㄥˇㄍㄜˊ

dǐng gé

解釋

1.以紙糊的天花板。《醒世姻緣傳》第一四回:「又在那屋後邊蓋了小小的一間廚房,糊了頂格。」

2.寫在稿紙的第一格,稱為「頂格」。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頂格(縮寫:)是一種格,指示位於某物的上方或頂部. 其英文名稱(Superessive case)來自拉丁語supersum, superesse,意爲“使在上面”. 大多數語言中這個任務都由介詞來完成,不過如匈牙利語等將其納入語法的格範疇. 匈牙利語中的例子:a könyveken意爲“在書上”,字面意思是“書-上”. 芬蘭語中,頂格是副詞 的一個格,能產性侷限於少數詞幹. 頂格以後綴-alla/-ällä標記. 如: * kaikkialla意爲“到處”(字面意思“所有東西-在”) * täällä意爲“(在)這裏”(來自tämä - “這”,字面意思“在這裏”) * muualla意爲“(在)其他地方”(來自muu - “其他”,字面意思“其他-在”) 列茲金語中,頂格以後綴標記:sew-re-l“在熊上”.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顯示 頂格 的雜湊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