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

ㄌㄥˇㄓㄢˋ

lěng zhàn

解釋

1.泛指國際間除武力衝突外的其他一切緊張、對峙的狀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歐洲的崩潰、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產勢力的擴張,形成美國領導的民主陣 營與蘇俄領導的共產集團之間非戰非和的微妙關係。雙方在意識型態、政治、經濟與軍事等方面均有衝突,但是並未發動全面性的戰爭,故稱為「冷戰」。

2.比喻人與人間,除肢體、語言的衝突外,任何緊張、對峙的狀態。他們夫妻倆已冷戰了一個多月,至今仍無絲毫轉寰的餘地。

3.因寒冷或緊張而發抖。他原本喝得昏昏沉沉的,一陣刺骨的寒風迎面吹來讓他打了個冷戰,頓時酒意全消。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泛指國際間除武力衝突外的其他一切緊張、對峙的狀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歐洲的崩潰、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產勢力的擴張,乃形成美國領導的民主陣營與蘇俄領導的共產集團非戰非和的微妙關係。雙方在意識型態、政治、經濟與軍事等方面均有衝突,只是沒發動全面性的戰爭,稱為「冷戰」。

2.比喻人與人間,除肢體、語言的衝突外,任何緊張、對峙的狀態。如:「他夫妻倆已冷戰了個把月,至今仍無絲毫轉圜的餘地。」

相似詞

相反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美國為首的 及其盟國(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 及其衛星國(東歐集團)之間長達半世紀的政治對抗. 一般認爲,冷戰始於1947年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結束於1991年蘇聯解體. 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及軸心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員國爲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華約成員國則爲社會主義陣營,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 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 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鮮戰爭(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戰爭(1955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 雙方也透過...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ㄌㄥˇ˙ㄓㄢ

lěng zhan

解釋

因寒冷或緊張而發抖。如:「他打了一個冷戰,酒意全消了。」也作「寒噤」。

重編國語辭典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9ed73321a5b5b70238cd1f2cfb378bcf a12d5e5d6fa1f1a0f0017433c66b6915fddd4e1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