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羊質

ㄏㄨˇㄆㄧˊㄧㄤˊㄓˊ

hǔ pí yáng zhí

解釋

外表披上虎皮,但實際是羊,本性仍怯弱。比喻虛有其表,外強中乾。明.李昌祺《剪燈餘話.卷四.泰山御史傳》:「而本官虎皮羊質,狼子野心,弗思載筆摛詞,盡其職業,惟務飲酒食肉,苟度歲時。」也作「羊質虎皮」。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義參「羊質虎皮」。見「羊質虎皮」條。

典源

此處所列為「羊質虎皮」之典源,提供參考。漢.揚雄《法言.吾子》或曰:「有人焉,自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門,升其堂,伏其几,襲其裳,則可謂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質非也。」「敢問質。」曰:「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1>,見豺2>而戰3>,忘其皮之虎矣。」〔注解〕(1)說:音ㄩㄝˋ,通「悅」,喜悅。(2)豺:亞洲野生食肉性動物,狀如犬而身瘦,口大耳小,毛色淺黃,性凶殘。為群體活動生物,常結群捕食各種獸類。(3)戰:通「顫」,害怕、發抖。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羊質虎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羊質虎皮」謂外表披了老虎皮,本身卻還是羊,這句成語是用來比喻虛有其表。漢朝揚雄的《法言》有一段記載:有人問揚雄說:「有一個自稱姓孔,字仲尼的人,他到孔子的家裡,趴在孔子的桌上休息,穿著孔子的衣服,那這個人可以算是孔子嗎?」揚雄回答說:「他雖然外表模仿孔子,但本質絕對不是孔子。」那人又問揚雄說:「什麼叫作本質?」揚雄回答說:「就像一隻披上虎皮的羊,牠雖然假裝老虎,但本質還是羊,改不了羊的本性,看到草還是很高興,看到豺狼還是害怕得全身發抖,終究還是一隻假老虎。」後來「羊質虎皮」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虛有其表。

書證

01.唐.劉兼〈簡豎儒〉詩:「小巫神氣終須怯,下里音聲必不長。近日冰壺多晦昧,虎皮羊質也觀光。」

成語典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7573c909020f5e120a8461e0fe4f579 a0ebcab5d2e8c3b079a164e440c3f4bd2b84838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