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淨觀

ㄅㄨˋㄐㄧㄥˋㄍㄨㄢ

bù jìng guān

解釋

佛教用語。五停心觀之一。用來對治貪心的修行方法。可分為觀自身不淨和觀他身不淨兩種。透過思惟人身種種的不淨,而生起厭離心,不貪著世間的快樂。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不淨觀(,),另外譯不淨想,又稱不淨業處,厭作意或厭惡作意,佛教術語,為一種修行禪定的調伏心智的方法. 他們會藉由觀想人類身體的組成,以及人體在過世之後,成為屍體,並逐漸毀敗的過程,被認為是對治欲界貪欲特別有效的一種方式. 也是五停心觀之一. 在梵文中,為潔淨或美好之意,加上否定詞頭a-,形成,意為不潔淨、不美好,含有厭惡之意. 以不淨的身體作為觀想對象,在心中以意念形成影像(想),將思想集中於這個影像之上(繫念),進行禪修,以進入三摩地中,這種修行法稱為不淨觀 . 在不淨觀的過程裏,需要產生厭惡的心理(作意),以對治對於身體的貪欲,所以這種修行法,又被稱為厭作意 ,或厭惡作意. 不淨觀並不是由佛教發明,而是源於印度沙門傳統 .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教授了許多種不同的禪修方法,不淨觀是其中之一,被認為特別可以對治五蓋中的貪欲 ,也有助於七覺分的修行 . 僧團中因修行不淨觀,產生了不良影響,造成自殺等事件,釋迦牟尼改而教授了安那般那念 ,並於不殺生戒中禁止自殺、勸死、讚死 . 不淨觀仍然受到僧團的重視,被認為是二甘露門之一 ,也被列入五停心觀. 有鑑於其缺點,對於修行不淨觀的方法...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faee1736c8243745927243bc6f7e9114 a0ac8f215f649a49821687e0f10dd763309c940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