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óng wèi bīng
大陸文化大革命時的造反組織。由蘇聯二○年代的少年赤衛隊、三○年代的無神戰鬥團及四○年代的蘇聯軍中紅衛兵英雄演變而來。西元1966年,毛澤東利用青少年組織紅衛兵,向劉少奇和鄧小平控制的學校黨委奪權,目的在清除走資主義的當權派及一切反毛勢力。
紅衛兵意指保衛毛主席的紅色衛兵,是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由大學與中學生組成的青年團體。西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之後,學子紛紛自稱紅衛兵,他們身著綠軍服、臂戴紅袖章、手持紅寶書(《毛語錄》),進行全國性的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運動,對傳統文化造成摧殘。據信紅衛兵是毛澤東用以剷除異己的力量。
紅衛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對部分特殊人羣的一種稱呼,其成員大部份是由中學、大專院校的學生所組成. 紅衛兵運動在1966年北京的“紅八月”期間達到高潮並影響全國,紅衛兵進行了全國大串連,毛澤東曾先後八次接見紅衛兵,期間大量“黑五類”分子及家屬遭到迫害甚至屠殺,諸多文物古蹟則在“破四舊”中被紅衛兵損毀 . 1967年奪權運動起,紅衛兵內鬥升級,甚至發生武鬥,紅衛兵造反運動也逐漸被工人造反運動所取代 . 此後,隨着大規模“上山下鄉運動”的開展,紅衛兵運動於1960年代末逐漸消退 . 在中國近代歷史研究上,史學家往往將紅衛兵分爲廣義與狹義的兩種定義. 廣義的紅衛兵泛指將自己繫上紅色袖標的各種民間團體,包括工人、農民、軍事院校的學員和機關、文藝團體的從業者等,狹義的紅衛兵則是指大學和中學裏青年學生所組成的學生團體. 紅衛兵是通稱,每個學校裏都有幾支或十幾支分別取不同名稱的紅衛兵組織,如“全無敵”戰鬥隊、“叢中笑”,“衛東彪”戰鬥隊等,名稱多來自毛澤東詩詞或當地當時的重大事件之日期. 許多個學校的紅衛兵組織因觀點一致而聯合,又稱兵團. 紅衛兵的典型着裝是頭戴綠...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0d65d10891187011a7f03ba728cd6491 | a02ee2e5b4308468ed1dd11ef96fed1cc5466e6b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