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鎮

ㄈㄤㄓㄣˋ

fāng zhèn

解釋

擁有兵權而管理一方的長官,如唐時節度使之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藩鎮,亦稱方鎮,是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鎮. 藩是“保衛”之意,鎮是指軍鎮;唐代朝廷設置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唐玄宗為防止邊地胡人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設立節度使,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時稱天寶十節度. 天寶十節度中,安祿山就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後發動叛亂安史之亂. 黃巢之亂後,唐國勢衰敗,據《資治通鑑》記載“王室日卑,號令不出國門”, 黃巢之亂之前,大部分藩鎮依舊服從中央政府,向中央繳納賦稅. 而在部分河北一帶的藩鎮,即時稱「河朔三鎮」的成德、魏博和盧龍三鎮,則割據一方,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據《舊唐書》記載在唐僖宗(862年-888年在位)時期“郡將自擅,常賦殆絕,藩鎮廢置,不自朝廷”, 亦不賦稅,形同獨立政權,據記載河朔三鎮之一的魏博藩鎮“父子相襲,親黨膠固. 其兇戾者,強買豪奪,逾法犯令,長吏不能禁. 變易主帥,有同兒戲,如史憲誠、何進滔、韓君雄、樂彥禎,皆為其所立,優獎小不如意,則舉族被害”. 後代史家把這種局面統稱為“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後,藩鎮成為唐政府對抗邊犯的重要屏障,據《新唐書.兵制》記載“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68e3862ca4f9afc95ccdfe282205924 9f51488675297c6cbdb689a8394285ce1a1d394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