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

ㄉㄨㄥˋㄔㄨㄤ

dòng chuāng

解釋

局部皮膚因受冷、冰凍而造成毛細血管充血、組織遭破壞的疾病。會有丘疹、水泡、腫脹、潰爛等情形出現,症狀較凍傷輕。治療時不可突然加溫,以免病情轉劇。至雪地遊覽應注意保暖,以免造成凍瘡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病名。指因未達冰點所引起之局部皮膚血管異常收縮,產生之組織紅腫,所形成的瘡。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凍瘡是身體表面受到低溫傷害後局部血液循環發生障礙而產生的病變. 一般由於天氣寒冷引起的侷限性炎症損害,爲冬天的常見疾病,不具傳染性. 通常出現在肢體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邊、耳垂和面頰部等部位. 表現爲侷限淤血性紫紅色水腫性斑塊,按壓之色褪,去壓後緩慢恢復紅色. 皮膚出現侷限性瘙癢、水腫、紅斑,嚴重可能出現水泡、糜爛和潰瘍. 凍瘡一旦出現,要等天氣轉暖後纔會逐漸癒合. 中醫上認爲多因身體虛弱,外感寒邪,則經絡受阻、氣血凝滯而成. 初起皮膚呈蒼白漫腫、麻木冷感,解凍復溫後呈青紫色,斑塊、水泡、腫脹等,並伴有灼痛、瘙癢. 重度凍瘡癒合後將有瘢痕形成. 輕者宜散寒通絡,重者應溫經散寒,調補氣血. 用生薑或紅靈酒頻擦,注意保暖;重者用藥膏塗敷....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c8ada1647ad68ba477f8013675372fd3 9c70b9bb3a2911140cd7889b033084ed76243b92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