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

ㄋㄧㄤˊㄗˇ

niáng zǐ

解釋

1.稱謂。古稱妻子。在古時婚姻多靠媒妁之言,作丈夫的與自己的娘子在結婚前連一面都沒見過是常有的事。

2.泛稱女子。娘子娘子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稱謂。稱妻子。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四.婦女曰娘》:「然都下自庶人妻以及大官之國夫人,皆曰娘子。」《儒林外史》第三回:「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

2.泛稱女子。唐.韓愈〈祭周氏姪女文〉:「維年月日,十八叔叔母具時羞清酌之奠,祭於周氏二十娘子之靈。」《聊齋志異.卷七.邵女》:「若個娘子,何愁無王侯作貴客也!」

3.唐朝玉環獲玄宗專寵,宮中號為「娘子」。見《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上.楊貴妃傳》。後為宮嬪、宮妃的泛稱。宋.無名氏《靖康要錄》卷一:「二十二日,閣分大內娘子用小轎十餘乘,入東宮府議事。」

4.古時奴婢對女主人的稱呼。唐.薛調《無雙傳》:「有青衣告仙客曰:『娘子適以親情事言於阿郎,阿郎云:「向前亦未許也。」』」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妻,是男女婚姻中對女性配偶的稱謂,與夫相對應. 臺語中將妻子雅稱為牽手,清朝初年臺灣文獻記載臺灣原住民族、平埔人稱妻為牽手,但根據更早的16-17世紀馬尼拉文獻,「牽手」是菲律賓的漳州人最早使用,學者推測「牽手」一詞可能最早是個流行於福建漳泉地區「外來語」. 後在臺灣普遍使用,向外人謙稱自己配偶;而菲律賓馬尼拉閩南話、咱人話文獻中也有相同用語. 「妻」一詞的來歷最早見於《易經系辭》:「人於其官,不見其妻. 」在古代,妻子一詞指代是妻與子. 由於北方宋後誤用,今中文中「妻子」漸漸成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稱. 中國古時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多以拙荊或內人,對自己妻子稱娘子,“老婆”一詞則源於唐代. 進入現代後,則出現了書面與口語兩種說法. 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 口語最常見的有“老婆”,此外還有堂客、太太、內子、太座、愛人、親愛的、女人、孩子的媽(娘)、母(臺語,國語諧音「某」)、牽手、另一半、蜜糖、甜心……等等,因人而異,有多種變化,可隨場合與心情隨意使用. 書面用語則仍然保留「內子」、「內人」等對他人稱自己妻子的名稱. 「太太」一詞,源自於周朝立國前的三位君王──周太王、季歷、...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263c9ece7c37bb85f7636074f2abf4e 9c50fbc9bbb4ea685218d1413d923b2c1158dc6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