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毒

ㄙㄢㄉㄨˊ

sān dú

解釋

佛教謂貪愛、瞋恚、愚痴三種心態上的缺點。南朝梁.蕭衍〈遊鍾山大愛敬寺〉:「二苦常追隨,三毒自燒然。」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三毒(,藏文:dug gsum),又稱三不善根(akuśala-mūla,akusala-mūla)、三根,佛教術語,為貪、嗔、癡三種煩惱的總稱 ,在早期又譯作「淫、怒、癡」. 貪是貪愛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癡是愚癡無明,因貪、嗔、癡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故稱“三毒”. 稱爲“毒”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他像毒藥會有損衆生,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煩惱的根源是有“行”,造下種種惡業,故稱“愛欲淫為本” ,但是要有身體才能造作,故身體為命根,無身命即是無輪迴. 其反義為三善根,即無貪、無瞋與無癡這三者的總合稱 . 貪,又稱貪毒,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 它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 嗔,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 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 三毒中此毒爲最惡. 癡,又稱癡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 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 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 也稱無明. 無明爲十二因緣之首,爲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 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爲業”. 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癡. 此有兩...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d6d1bd50ad832d6fc796f3a28cba1460 9b4aa6bcae0894c6d9dd25c7f2b9827294a5ef1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