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緣

ㄏㄨㄚˋㄩㄢˊ

huà yuán

解釋

僧、尼、道士向人乞求布施。因布施者與仙佛結下善緣,故稱為「化緣」。為籌措修繕古剎的經費,住持和尚到處化緣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僧、尼、道士向人求乞布施。因布施者與仙佛結下善緣,故稱為「化緣」。《西遊記》第二○回:「那老兒聽得這篇言語,哈哈笑道:『原來是個撞頭化緣的熟嘴兒和尚。』」《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寺裡有兩個小和尚都去化緣,因此寺中冷靜,無人走動。」也稱為「募化」、「求化」。

2.與俗世的因緣。唐.白居易〈唐撫州景雲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銘〉:「隨順化緣,故坐甘露壇而誓眾生盟者二十年。」《景德傳燈錄.天竺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吾化緣已終,當歸寂滅。」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化緣」,是北傳佛教術語,原始佛教的術語是「託缽乞食」,指「仁豪(僧眾)」向信眾乞飲食、生活用品等,衣、食、住、藥四種物品,簡稱「四資具」. 依據原始教義,佛陀有制定「不持金銀戒」,即手不捉錢、金銀珠寶..等,故出家僧侶以託缽乞食的方式,來維持出家生活. 廣義來講,佈施給僧人的物品可以是飲食、用具、鮮花、清水等. 現代僧侶有時也募化錢財用於生活或修建寺院. 從原始佛教教義來講,是指對乞討飲食的僧人佈施飲食. 正常情況是僧人沿路託缽,次第乞食,次等情況是,由信眾準備好,送至僧眾處,僧人需帶好盛飯菜的「缽(鉢)」,故又叫「託缽乞食」. 「比丘」的意思即是乞士 ,也就是以乞食爲生的人. 佛陀制定比丘託缽行乞,是為了去除出家貧困之苦﹑使世人多種福田﹑不為經營之累. 僧人持缽遊行街市,以託缽乞食方式維生,“上乞諸佛之理以資法身慧命,下乞衆生之食以資色身肉體” ,故稱化緣 . 即在原始佛教時期、南傳上座部佛教、藏傳佛教以及佛教行頭陀(苦行)的出家僧到信眾百姓家接受飲食供養的行爲,因爲出家人應以修行道業爲重,沒有時間從事勞動,同時農事可能會傷害蟲蟻. 化緣還有一個含義,化是指應化...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6f4f0f3c39e771dd36e2380c24a8618 9a7fa2ceb6d250f37d06bd91c557734d2f312eb8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