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牌

ㄧㄚˊㄆㄞˊ

yá pái

解釋

1.一種用象牙或骨、角等製成的玩具。共三十二張,作長方形,面雕二到十二個圓點,錯綜或疊排列。後世用為賭具,或用以占卜。也稱為「骨牌」。

2.官吏出入官門時佩戴的象牙製識別牌。宋.歐陽修〈早朝感事〉詩:「玉勒爭門隨仗入,牙牌當殿報班齊。」《明史.卷二六六.金鉉傳》:「知帝已崩,解牙牌拜授家人,即投金水河。」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腰牌爲東亞古代官吏系在腰間證明身分的牌子,其上刻以姓名職務,常被用作出入宮禁或軍營時以備查驗的通行證或信物憑證 ,亦可作爲裝飾物,多采用木質、銅質或象牙質,其形制和質地與官吏的身份等級相關. 而牙牌(象牙質)為腰牌的一種. 整個大蒙古國和元朝常使用,蒙古人依據漢語稱呼爲“牌子”,出名的有成吉思汗聖旨牌. 明朝官員用得最多的腰牌是牙牌,而牙牌大抵為長方形(上方弧形刻有如意雲紋)由尚寶司造冊發放. 明代只有京官能持有「朝參牙牌」、外放(任)官不持有. 而如錦衣衛領導級官員的朝參牙牌牙牌為長方形(上方弧形刻有如意雲紋),正面中上刻有橫寫(錦衣衛)三個字,接著豎刻官銜不刻名字(如:右千戶所百戶);左側面刻有此牌的字號(如:武字貳仟玖佰玖拾壹號);背面亦不刻朝代年月日、只刻四行使用須知:「朝參官懸帶此牌,無牌者依律論罪,借者及借與者罪同,出京不用」. 如此牙牌因人事變遷可以重複使用,如官員離京、離職、退休、身故則需繳回;如再(新)上任京官再領新官銜牙牌. 明代另有其他形式形狀的腰牌如金牌、銅牌、令牌、銅符等. 依據尚寶司的尚寶司卿劉日升(萬曆八年三甲進士)於萬曆三十年十二月十六日(...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d1d2543e147bdf058078cba24fda122b 99be9910c8293b8794811fd57a32abe8e2c9a88d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