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髫

ㄔㄨㄟˊㄊㄧㄠˊ

chuí tiáo

解釋

古時童子不束髮,故稱童子為「垂髫」。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聊齋志異.卷一.畫壁》:「生視女,髻雲高簇,鬟鳳低垂,比垂髫時尤豔絕也。」也作「垂髮」。

重編國語辭典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顯示 垂髫 的雜湊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