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兒汗國

ㄦˊㄏㄢˊㄍㄨㄛˊ

yī ér hán guó

解釋

蒙古所建的四大汗國之一。於旭烈兀西征滅了波斯之後所建,包括波斯(今伊朗)、敘利亞以及小亞細亞一帶。後為帖木兒所滅。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伊兒汗國(;拉丁轉寫:Hülegü-yn Ulus;波斯語:سلسله ایلخانی;阿塞拜疆語:Hülakülər dövləti;英語:Ilkhanate),1256年-1357年,又譯伊利汗國或伊爾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由成吉思汗之孫、拖雷的第六子旭烈兀及其子阿八哈與他的後人統治. 伊兒汗國也是當初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時,四大汗國中最早支持忽必烈並承認其汗位的汗國,其他三個汗國在1303年元成宗時也承認元朝是帝國共主的地位. “伊兒”是蒙古語,意思大約等於“從屬”,“伊兒汗”即“從屬的汗”. 伊兒汗國的位置大約在今日中亞南部至西亞一帶,首都最先在蔑剌哈(今伊朗的馬拉蓋),後為大不里士和蘇丹尼耶(今伊朗西北部). 主條目:旭烈兀西征 1231年,窩闊臺遣大將綽兒馬罕統諸部軍三萬西侵,攻滅在波斯西部復國的花剌子模帝國,征服和招降了波斯大部分地區. 其後,谷兒只(格魯吉亞王國)、亞美尼亞、魯迷等國也先後歸附蒙古. 窩闊臺命綽兒馬罕領所部軍隊鎮戍波斯,並設置了管轄阿姆河以西波斯各省的行政機構. 1251年蒙哥即位後,置阿姆河等處行中書省,以阿兒渾爲行省長官,設治於呼羅珊圖...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77dbe8183ab08d8424b52db1e24ca032 957b31d9b9626702a05b7a9ff33f3d57cd9c5f36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