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tán cí
一種曲藝。流行於中國南方各省,表演者約一至三人,表演方式有說有唱,或只唱不說。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或再加上琵琶、二胡陪襯,唱詞多七字句。如蘇州彈詞、揚州彈詞、長沙彈詞等。
一種曲藝。流行於南方各省,表演者大都在一人至三人,有說有唱;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或再加上琵琶、揚琴陪襯。唱詞多為七字句。曲調、唱腔則因地而異,如蘇州彈詞、揚州彈詞、長沙彈詞等。也稱為「搊彈詞」。
彈詞是一種說唱藝術,彈詞本身是韻文跟散文的綜合體,包括說白和唱詞兩部分. 始於何時已不可考,楊維楨的《四遊記彈詞:俠遊、仙遊、冥遊、夢遊》,是彈詞最早載籍之處. 臧懋循《彈詞小序》中提到“或 楊維楨避亂吳中時爲之”,可知在元末就已出現彈詞. 彈唱之前,必須先有一段開場的「開篇」,接下來進入「本書」,「本書」再分說白跟唱詞兩部分,唱詞多是7字句形式,也有10字句,演唱形式可以是個人的自彈自唱,稱為「單檔」,或是兩人的一說一唱、一問一答,稱為「雙檔」. 有能耐的藝人必須做到「快而不亂,慢而不斷,放而不寬,收而不短,冷而不顫,熱而不汗,高而不喧,低而不閃,明而不暗,啞而不亁,急而不喘,新而不竄,聞而不倦,貧而不諂. 」 彈詞在明代嘉靖、萬曆時流行全國各地,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餘》中記杭州嘉靖26年(1547年)八月的觀潮,“其時,優人百戲,擊球、關撲、魚鼓、彈詞,聲音鼎沸. ”但到了乾隆時僅流行江蘇、浙江等江南一帶,用琵琶、三絃伴奏,而北方的詞話轉為鼓詞形式. 《再生緣》是乾隆年間最流行的彈詞,全書20卷,前17卷爲陳端生作,另有3卷爲梁德繩續作,最後侯芝修再改爲80回本印行. 著名的藝...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9e4ee76ec969d298d70062beb239b2c1 | 92c7bb5814947c53da6ec0f91e5996ede2bfc538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