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 yán
1.同一語言在不同地域因諸種因素產生演變而生成的變體。它只流行於局限的地區,並具有與其他方言或共同語差異的特徵。唐.王維〈早入滎陽界〉詩:「因人見風俗,入境聞方言。」也稱為「土話」、「土語」。
2.書名。舊題漢揚雄撰,十三卷,晉郭璞注。其書於一名一物詳其地域言語之異同,為訓詁家所取資。
3.才開口說話。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未語人前先腼腆,櫻桃紅綻,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方言指的是一個某種語言的變體.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所謂的「語言」和「方言」進行定義時,無論是採用社會語言學者「相互理解性」的判別標準,或者是歷史語言學者「歷史發展關係」的判別標準,我們都無可避免會碰到準則上相當程度的任意和困難. 因此,多數人同意,實際上,判別語言和方言的標準往往是政治性的,如果某種語言完成標準化(特別是指書面標準化)的程序,我們通常將其稱之為「語言」;如果某種語言沒有完成這個程序,則我們通常將其稱為「方言」(本質上可以被視為是一種「非標準化方言」). 方言的語音則為「方音」. 通常情況下,方言來自傳授者的學習偏差,且帶去某地造成. 據金受申《北京話語彙》,「土語就是知識分子根本不懂,或懂一點也不肯說、說不出口的社會流行語言」.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基本上是任意的,雖然一些語言學者曾經提出種種不同的判斷標準,但是,這些不同的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 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言之所以稱為「方言」,通常是由於以下的原因: * 不同語言之間不能交談,例如法語與意大利語同屬羅曼語族,但不能交談;方言之間差異較小,基本對話能互相理解,如英語...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6d69e0f25616ebffb065db37af6ff919 | 9261fa6496816b195db4ce9468445079063d9b14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