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

ㄕㄨㄟˇㄊㄨˇㄌㄧㄡˊ

shuǐ tǔ liú shī

解釋

土壤受到水流、風力等外力而流失的現象。此易造成河道淤塞、土地貧瘠等災害。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水土流失(也被稱爲侵蝕作用或土壤侵蝕)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斷受到風、水、冰融等外力的磨損,地表土壤及母質、岩石受到各種破壞和移動、堆積過程以及水本身的損失現象,包括土壤侵蝕及水的流失. 狹義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蝕地表土壤的現象,使水土資源和土地生產力受到破壞和損失,影響到人類和其他動植物的生存. 人類對土地的利用,特別是對水土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和經營,使土壤的覆蓋物遭受破壞,裸露的土壤受水力沖蝕,流失量大於母質層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質流失,終使岩石暴露. (《中國大百科全書·環境科學》) 侵蝕是自然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 由於水的流動,帶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變得貧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壞,生態惡化. 這種自然現象可以是循環作用的,生態惡化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使得生態更加惡化. 於是土地退化,無法耕種. 植物死亡,地表裸露. 惡劣的生態又更導致氣候的變化,使得生物可生存的環境變壞. 水土流失還會使得泥沙淤積,河牀擡高,引起水流不暢,水質混濁,甚至導致洪水氾濫,河流改道,就如中國的黃河. 中國水土流失強度分爲:微度、輕度、...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d08b04fe863f3d364cbcf62073614c13 8d93e82863126cb23571d2d83ecbfd98682b3960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