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提木叉

ㄅㄛㄌㄨㄛˊㄊㄧˊㄇㄨˋㄔㄚ

bō luó tí mù chā

解釋

凡內容羅列戒律項目的律典,皆稱為「波羅提木叉」。為梵語Prārimokṣa的音譯。印度在布薩日時,於僧眾前讀誦之,以使比丘自省或討論是否犯戒,是否應懺悔。一般稱為「戒本」。也譯作「波羅提目叉」、「婆羅提木叉」、「般羅底木叉」。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波羅提木叉(प्रतिमोक्ष;巴利語: ),佛教術語,又作波羅底木叉、般喇底木叉等. 意譯為隨順解脫、處處解脫、別別解脫、別解脫、最勝、無等學、護解脫. 為佛教出家眾所應遵守的戒律,是學處中最重要的核心規定,所有僧團成員都應遵守. 後世僧團將波羅提木叉的內容收集一處,就形成《波羅提木叉經》,又稱《戒經》,是律藏的核心. 波羅提木叉,是在釋迦牟尼生前所制定的學處中,最重要的核心項目. 釋迦牟尼曾經說過,在他般涅槃後,僧伽應當以波羅提木叉為師 . 《波羅提木叉經》,又稱戒經,收集了所有比丘都必須遵守的各種學處,是律藏的核心,如巴利律藏包括比丘227戒和比丘尼311戒,並提出具體懲罰. 戒條主要防止僧伽內的邪惡行為,其次是鼓勵善行. 其中包括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捨墮、九十單墮(或說九十一單墮;九十二單墮)、四波胝提舍尼、眾學、七滅諍法等八種. 波羅夷又譯巴拉基咖、巴拉基嘎、他勝、驅擯. 指殺人、偷竊、行淫和妄稱上人,均屬大罪. 犯者必須逐出僧團. 僧殘又譯桑喀地謝沙、僧伽胝施沙. 指故意自淫、故意觸摸女人、充當男女私通牽線、私自建造房屋、毀謗其他比丘、挑...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9369c9b0b37284b628381126ff0ccfc5 8c814f4ab1b7fb985d8aea8ee9127b3b9de4bfa8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