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

ㄏㄟㄙˇㄅㄧㄥˋ

hēi sǐ bìng

解釋

→鼠疫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病名。一種急性細菌性傳染病,因鼠體上的跳蚤傳入人體而引起,曾流行於西元一三四七~一三五一年間的歐洲大陸。參見「鼠疫」條。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黑死病(Black Death)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於1347–1352年間在歐亞非大陸上流行,是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開端. 一般認為,該病起源於亞洲:一說起源東亞(大元帝國 、天山山脈 )、一說起源於中亞 . 1346年該病已經開始在東方流行,1347年金帳汗國可汗札尼別的蒙古軍隊在攻打黑海城市卡法時引發了疾病的大規模傳播 . 此病約在14世紀40年代散佈到整個歐洲,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2億人死亡,是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 ;根據估計,瘟疫爆發期間的中世紀歐洲約有佔人口總數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 . 黑死病剛開始被當時的作家稱作“大瘟疫(great pestilence)”、“great mortality”等等,到了16、17世紀才慢慢出現了「黑死病」之名. 一般認為這個名稱是取自其中一個顯著的症狀,稱作「acral necrosis」,患者的皮膚會因為皮下出血而變黑. 而黑色實際上也象徵憂鬱、哀傷與恐懼 . 黑死病對歐洲人口造成嚴重影響,改變歐洲的社會結構,動搖當時支配歐洲的羅馬天主教會的地位,並因此使得一些少數族羣受到迫害,例如猶太人...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c3dc7f7dbb9a4389e53af6f7e48210e 8bd1749870a2bc5c8a8b78b4aa4fec5bb5387e67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