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ㄓㄨㄥㄩㄥㄉㄠˋ

zhōng yōng zhī dào

解釋

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處事態度。《醒世恆言.卷二.三孝廉讓產立高名》:「吾等適纔分處,甚得中庸之道,若再推遜,便是矯情沽譽了。」

相似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 原是《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作者孔伋. 宋朝學者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釋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 而執中又當求「中和」,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時的平靜情緒為「中」,表現出情緒之後經過調整而符合常理為「和」. 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 其中關聯及學習的方式(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做人的規範如「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達德」(智、仁、勇)等. 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 而三字經 :「中不偏,庸不易. 」 《中庸》提出,“天”賦予萬物“性”. “性”是萬物之所以存在的“理”. 按“理”而生活,完成天所賦予的使命,就是“道”. 《中庸》指出道對於人來說是各有不同的. 區別,調整各種不同的使命,使之成爲大家都遵守的原則,被稱爲“修道”,即“教”. “性”、“道”、“教”之論指出了人被“天”賦予使命以及使命的重要性. 這也是全篇的宗旨. 強調「誠」的重要,誠即是《大學》中所述說的「誠意」. 「誠」...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9f9f72ecf6fe569f644a73b82cddf8d 8a648760dc7eee4f0fa56774699dafb3e545b6d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