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 zhōng yǎn ěr
有人得到一口鐘,想要背走,但因巨大無法背負,想擊毀它,但撞擊時有鐘聲,恐怕他人聽到聲音來搶奪,於是掩上耳朵。典出《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比喻自欺欺人。《舊唐書.卷二○.哀帝本紀》:「立嗣君於南面,斃母后於中闈,黃門與禁旅皆殲,宗室共衣冠並殪,復又盜鐘掩耳,嫁禍於人。」也作「盜鈴掩耳」、「竊鈴掩耳」、「塞耳盜鐘」、「塞耳偷鈴」、「掩耳盜鈴」、「掩耳盜鐘」、「掩耳偷鈴」。
義參「掩耳盜鈴」。見「掩耳盜鈴」條。
此處所列為「掩耳盜鈴」之典源,提供參考。《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荊成、齊莊,不自知而殺;吳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滅;晉惠公、趙括,不自知而虜;鑽荼、龐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敗莫大於不自知。范氏1>之亡也,百姓有得鍾2>者,欲負3>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4>毀之,鍾況然5>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6>。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為人主而惡聞其過,非猶此也。〔注解〕(1)范氏:范吉射,春秋時晉卿,生卒年不詳。范武子後代,後為智伯所滅。(2)鍾:同「鐘」,古代一種中空,用銅或鐵製成之打擊樂器。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非鈴也,鐘也。」(3)負:以肩背物。(4)椎:音ㄓㄨㄟ。敲打東西之器具。(5)況然:狀聲詞,敲鐘時所發出之聲音。(6)遽揜其耳:急忙掩住耳朵。遽,音ㄐㄩˋ,急忙。揜,音|ㄢˇ,通「掩」,遮蓋。
此處所列為「掩耳盜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掩耳盜鈴」之「鈴」,典源作「鍾」。「鍾」同「鐘」。春秋時,晉國的范吉射被智伯消滅後,有人在他家中看到一口鐘,想把他偷走。可是這鐘實在是太大了,根本無法背走,於是就打算把鐘敲碎後再一塊一塊的拿走。可是一動手敲,鐘便發出洪亮的響聲。他怕這鐘聲會引來他人的搶奪,於是急忙將自己雙耳摀住,以為這樣自己聽不見,那麼別人也就聽不到了。後來這個愚蠢行為的故事被濃縮成「掩耳盜鈴」,用來比喻自己欺騙自己且妄想藉以瞞騙他人。出現「掩耳盜鈴」的書證如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列朝.朝覲官進獻》:「夫既曰官銀,那有無礙之理,真掩耳盜鈴也。」然而從古書裡的記載,卻不難看出早期文獻的「鈴」都是作「鐘」,例如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用的就是「盜鐘掩耳」,《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又省作「盜鐘」。
01.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不知,則己知之,而云不知,是盜鐘掩耳之智也。」02.《舊唐書.卷二○.哀帝本紀》:「史臣曰:『……立嗣君於南面,斃母后於中闈,黃門與禁旅皆殲,宗室共衣冠並殪。復又盜鐘掩耳,嫁禍於人。』」
掩耳盜鈴,原爲盜鐘掩耳,為一中國成語,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出自《呂氏春秋·自知》裏的一則寓言故事,原文爲盜鐘,後來鐘演變成爲鈴,掩耳盜鐘反而不常用了. 《呂氏春秋·自知》中記述說,春秋時晉國六卿範氏被滅,百姓都跑到範氏家中拿東西,有人拿了一口鐘,想揹走,但鐘太大,無法揹走,便用錘子砸,結果鐘發出巨大響聲,那人擔心別人聽到來爭奪,便捂着耳朵繼續砸鐘. 《呂氏春秋》隨後評論說:“不願讓別人聽見是可以理解的,不願讓自己聽見就說不通了. 作爲國君或家主,厭惡聽到自己的過錯,豈不和這是一樣的麼?厭惡別人聽到其過錯還說得過去. ” 《呂氏春秋》之後,掩耳盜鐘成爲一個成語,唐朝人劉知己在《史通·書志》中寫道:“掩耳盜鐘,自雲無覺. ”宋代以後盜鐘掩耳逐漸演變爲掩耳盜鈴 . 在《紅樓夢》 《鏡花緣》 等小說中都有“掩耳盜鈴”的說法. * 掩耳盜鈴謬誤:直接無視反面證據的謬誤 div class =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掩耳盜鈴”條目...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42b45165c957dfe665936a23b57e2c36 | 8a4151f7ac711ec3c56c3f51af245a38136ea01a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