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

ㄙㄢㄗㄤˋ

sān zàng

解釋

佛教用語:(1)佛教經典的總稱。包括經藏、律藏、論藏三部分。經藏是指以佛說法的形式創作的典籍;律藏雖同是以佛說的形式,但內容都和戒律有關;論藏是佛弟子或後世論師闡釋經義的作品。宋.承遷〈金師子章序〉:「設有說道超他,入經藏,對三藏勝論議人否?」(2)三藏法師的簡稱。參見「三藏法師」條。唐.閻朝隱〈大唐大薦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師之碑〉:「證聖年中奉敕與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華嚴經。」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三藏(梵語:त्रिपिटक,;),佛教術語,佛教經典的分類法,即經、律、論三種類別的佛典,包含 :經藏、律藏、論藏,三者合稱三藏,或三藏十二部經,十二部經即佛說經分爲十二類,亦稱十二分教,即長行、重頌、伽陀、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 三藏也指大藏經,如南傳佛教的巴利文大藏經就可稱爲巴利三藏. 佛家高僧精通經、律、論三藏者,稱為三藏法師或三藏持者;精通經藏(各種經文)者,稱為經師;精通律藏者(講戒律),稱為律師,精通論藏(明示教法)者,稱為論師. 梵文tri-和巴利文ti-意義爲“三”,和英文three同源. piṭaka義爲“籃、篋”,指載著經文的籃子. 合稱即比喻三種經文,即經、律、論. 釋迦牟尼(世尊)般涅槃之後,弟子為能維持佛陀所傳的教理,由上座長老摩訶迦葉主導,選拔五百位阿羅漢代表,於王舍城外的七葉窟召開佛典的編集大會,稱為“第一結集”或“五百結集”. 契經,內容是釋迦佛所傳的教義,由阿難誦出,經大會認可確立. 《阿含經》即為經藏,《阿含經》有四大部,即《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又稱四阿含,是根本佛教及原始佛教之...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052d666a89b06e65f4a8c6c2a608661 89b3b00e4c6cd186d661c4562d669758bc6f9305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