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藩

ㄨㄞˋㄈㄢˊ

wài fán

解釋

1.屬地。《北史.卷四七.袁翻傳》:「若婆羅門能自克厲,使餘燼歸心,收離聚散,復興其國者,乃漸令北轉,徙度流沙,即是我之外藩。」

2.有封地的諸侯王。《晉書.卷一九.禮志上》:「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稱引亡秦,惑誤朝議,遂尊恭皇,立廟京師。」《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紀三》贊曰:「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繼大統,而能盡宮庭之孝,未有若帝。」

3.外國。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蓋本朝龍興之初,喇嘛效順最早,而其術盛行東土,又夙為蒙古諸部落所崇信,故優禮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4.清代稱蒙古、西藏、青海為「外藩」。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藩是東亞封建制度的地方分權概念,在古代的中國和日本形成了各種與領土分封治理有關的制度或名稱,包括: * 諸侯,藩國、外藩,對諸侯國的稱謂 * 藩王,中國漢朝以來封建有領國(「藩國」)的諸侯王 * 藩 (日本),日本封建領國單位,在江戶時代最盛 * 藩鎮,中國唐朝中期以來的地方軍事單位 *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敬稱藩司、藩臺,明清兩代對地方行政長官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的非正式稱呼 * 藩部,中國清代地理區域 * 藩屬國,古代屬國...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45b55d0e9b4fd6f5b60e4726ef1b5deb 844a6face572097a362856f65170f83cea134d1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