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蝕作用

ㄑㄧㄣㄕˊㄗㄨㄛˋㄩㄥˋ

qīn shí zuò yòng

解釋

河水、波浪、冰川、風等自然力,將地殼的岩石與土壤風化、溶解、磨蝕而使之疏鬆碎裂,並搬離原地的作用。它屬一部分的「剝蝕作用」。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侵蝕作用(erosion)或水土流失(soil 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斷受到風、水的磨損. 這個過程,陸地除了被侵蝕之外,蝕出的物質還會被帶走,堆積在其他地方,主要堆積在海裡. 侵蝕由水流、冰移或風吹造成. 而由雪、霜、陽光、雨水對地表的作用則叫做風化作用,暴露在空氣中的岩石會受到天氣影響,長期冷熱交替,有些岩石會因而開裂. 岩石中的水結冰時會膨脹,這個也會使岩石開裂. 石頭受到重力的擠壓後突然減壓,也會使岩石碎裂. 雨水是稀酸,可溶化或改變岩石內的化學物質. 植物的根和穴居動物也會加速風化. 因爲風化而碎裂的石塊會由水、冰、風帶走,而如果水、冰、風內如有石塊,即使非常細小,也能大大加強侵蝕的作用,改變地貌. 成因水土流失可能是由於自然環境引起的,譬如地勢陡峭,突發大量降水,或者地質變化. ,譬如過度放牧,開墾土地,採伐森林,進行各項工程建設等等. 害處侵蝕是自然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 由於水的流動,帶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變得貧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壞,生態惡化. 這種自然現象可以是循環作用的,生態惡化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使得生態更加惡化...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02ff490d0319409087dffd72d69aa25b 841a4cb9ec1ead370f88a3f13e75f1ed29924f8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