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mù jì
在墓地祭奠。《晉書.卷二○.禮志中》:「古無墓祭之禮。漢承秦,皆有園寢。」
掃墓,是指到先人墓前打掃環境、祭拜與敬禮,閩南人稱掃墓(sàu-bōng)、掛紙(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攜帶三牲等供品,才稱作「培墓」(puē-bōng). 客家人則呼為掛紙(koa-chṳ́)、福州民系雲為硩紙或軋紙(dák-cāi,dák為壓之意)、廣東人言為拜山(baai3-saan1)、行青(hong4-cing1). 掃墓是維護、修整祖先墳墓及其環境的祭祖活動,用意在慎終追遠、思念祖先,同時亦能聯絡族人,有子孫團聚的意味. 中國最早的春祭在寒食節,後來改為在清明節,現在北方部分地區仍然在寒食節祭祖,部份地區亦有在春節、元宵、春分、上巳(小清明)、秋分、重陽和冬至掃墓者. 春節、清明節、中元節與重陽節等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甚至春分、秋分、中秋、冬至、寒衣,古時都有可能是掃墓佳辰,尤其寒食節更是掃墓、祭祖、踏青、出遊的好日子. 不過時至今日,現代人大多僅於清明節時,會至祖先墓地進行清理、除草. 雖然無法知道寒食節在甚麼時候被清明節取代,但從唐代多首與寒食節有關的詩來看,至少在唐時,中原人士仍然有紀念寒食節的習慣. * 小...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55db043c446de8b75a468611cf375006 | 81baf2544acc50a8a3736ea431a50a704707fc10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