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正法

ㄐㄧㄡˋㄉㄧˋㄓㄥˋㄈㄚˇ

jiù dì zhèng fǎ

解釋

在犯罪所在地執行死刑。在古代抓到歹徒可以就地正法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在犯罪所在地執行死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五回:「因為案情重大,並且是積案纍纍的,就辦了一個就地正法。」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就地正法,是清代的特殊死刑制度,在太平天國戰爭後大規模推行. 清代中央權力高度集中,各地方死刑案件司法終裁權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中,一般地方需要先將死刑案件交由三法司會審,後由皇帝批准方可執行. 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後,地方匪盜數不勝數,死刑案件與日俱增,承平時期的死刑複覈制度不僅遷延日久,而且耗費清政府大量資源用於押運犯人,因此清廷允許地方長官不必拘泥成例,可以以“就地正法”的名義快速鎮壓民變,從而有利維護清政府的統治. 隨着清末局勢日漸穩定,清廷與封疆大吏之間就“就地正法”存廢長期衝突,並一直持續至辛亥革命清朝滅亡. 《清史稿·刑法志》認爲,“惟就地正法一項,始咸豐三年……迄未之能革”,這一觀點亦多見於晚清官員奏章,北京大學李貴連教授也在北大圖書館館藏《刑部奏章》中找到咸豐三年三月十三日上諭證明此說,邱遠猷在中國第一檔案館出版的太平天國史料中發現1851年廣西地方即有就地正法案例,日本學者鈴木系光則在清代中葉臺灣史料中發現當地請求就地正法的案例,而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的張世明則在雍正朝《平臺紀略》中發掘就地正法史料,可見就地正法制度在清代由來已久. 道光年間,就地正法開始普及,清政府...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7f2aeb4d0f0a604ca7160264fdeea2cf 7eb74bb6884fc191395a96a2e061f9757626a19e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