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10 13

ㄕˋ

shì

解釋

喜愛、貪欲。賭、好、酒如命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動]

1.喜愛、愛好。如:「賭」、「酒如命」。《聊齋志異.卷七.宦娘》:「溫如春,秦之世家也,少癖琴,雖逆旅未嘗暫舍。」

2.貪求、貪愛。《國語.楚語下》:「吾聞國家將敗,必用姦人,而其疾味。」唐.柳宗元〈蝜蝂傳〉:「今世之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豆,又稱為大苦、幽菽、,亦有豆豉顆(中國大陸貴陽)、豆發(中國大陸雷州)、豆鹹(中國大陸廈門)等名稱,而臺灣稱之為蔭豉(臺灣,)是一種發酵過的豆製品,在中華料理中用來調味. 臺灣會用豆豉來做蔭豉蚵等臺灣料理. 在先秦文獻中未發現關於豆豉的記載. 豉最早出現在漢代. 《史記·貨殖列傳》提到豉,《前漢書·貨殖列傳》中記述兩個商人因因經營豉的生意而致富;馬王堆漢墓中126、301兩個缸裏盛豉 . 兩漢、三國時期,豉是日用的調味品,也可以入藥. 《齊民要術》、《本草綱目》都記載有鹹豆豉和淡豆豉的製法. 第一階段:製豆麴. 將大豆(黃豆或黑豆)浸泡三天,蒸透,平攤草蓆上三寸厚,用燈芯草覆蓋;三天後豆麪長滿黃色菌絲,將豆在水中浸泡,取出晾乾. 此時,黴菌的酶水解大豆中的蛋白質,產生使豆帶苦味的物質,必須水泡去苦,但必須還保留很多酶. 第二階段:將豆麴拌上豆汁、鹽放入陶製的大缸中,用泥巴封口,在院子停放27天發酵,取出發酵的大豆,曬乾,蒸煮,攤曬,再蒸煮,反覆三次,三曬後即得成品豆豉. 在此階段,真菌在厭氧環境下被抑制,而殘留的酶繼續分解大豆的蛋白質,產生乳酸菌,進一步抑制其他細菌生...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6f5649bc91aa7fc7bfc17073d6b81eb 7cc00c1bb2d57eb0da2e8f37fd4756bf7c9b598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