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廟

ㄊㄨˇㄉㄧˋㄇㄧㄠˋ

tǔ dì miào

解釋

奉祀土地神的廟。每逢年節,農家總不忘到土地廟祭拜,祈求五穀豐登。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奉祀土地神的廟。《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他從來肚裡也莫有通過,借在個土地廟裡訓了幾個家童。」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或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 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 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 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 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 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復興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 然而實際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 臺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c1abff99cf6483ca11f164845bf950b 7c9320fd4924595386c250bfab84203a25ee8d6c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