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詔

ㄌㄧㄡˋㄓㄠˋ

liù zhào

解釋

詔,蠻夷的王或首領。六詔指唐代西南夷六個部落的總稱。在今四川及雲南二省交界地,即蒙巂、越析、浪容、邆睒、施浪、蒙舍(蒙舍處最南,也稱為「南詔」)。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蠻子朝〉:「西南六詔有遺種,僻在荒陬路尋壅。」宋.陸游〈晚登橫溪閣〉詩:「瘴霧不開連六詔,俚歌相答帶三巴。」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六詔,7世紀初,在今雲南洱海地區的六個大型部落,稱爲「六詔」. 唐時西洱河地區,居住着烏蠻,共分6大部落,號稱「六詔」,即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及蒙舍詔. 當中蒙舍詔因地處南方,稱為南詔,亦為各部落中最強,家族姓蒙氏. “詔”解作酋長 . 649年,蒙舍詔首領細奴邏建號大蒙國,稱奇嘉王 (雖然稱國,但還只是個部落 ). 另一種說法是南詔東北白崖的白國張樂進求讓位於避仇來居的細奴邏 . 細奴邏遣子入唐,求唐保護. 自唐高宗儀鳳三年(678年)起,吐蕃先後征服五詔,獨蒙舍詔始終附唐. 開元元年(713年),玄宗封南詔皮羅閣爲臺登郡王,賜名“歸義”. 729年2月,唐打敗吐蕃,攻下昆明鹽源(今鹽源). 六詔中的邆賧詔、浪穹詔、施浪詔及河蠻依附於吐蕃,而越析詔、蒙巂詔及蒙舍詔(南詔)歸附唐王朝. 六詔起源於爨族,在爨族分裂爲兩部之後由西爨(白蠻)發展而來. 六詔分別爲: *越析詔:今賓川縣地,六詔之東 *施浪詔:今洱源縣青索,六詔東北 *浪穹詔:今洱源縣地,六詔西北 *邆賧詔:今洱源縣鄧川,六詔之西 *蒙巂詔:今巍山縣北及漾濞彝族自治縣地,六詔中偏南 *蒙舍詔:今巍山縣地...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98e6754141650904c3cadfc728fcf02a 7bc8d867a109e688ca8c9b8a8c1618de2427cea7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