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jīn shǔ qīng
西元一九八九年五月於Baltimore召開的美國地球物理年會中,華裔科學家毛河光與R.J.Hemley 發表利用兩個金剛石砧,中間加入普通氫材料,然後施以兩百五十萬倍的大氣壓力,此時氫分子分離成個別的原子,並形成可導電的金屬氫。金屬氫可能是高溫超導體,也可能作為核融合的燃料,更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對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等行星的了解,因為這些行星的核心都具有金屬氫的成分。
金屬氫是一種氫元素的簡併態物質,雙原子分子的同素異形體. 當氫|氫氣被充分壓縮,經過相變後便會產生金屬氫,此形態的氫表現出金屬的特性. 此形態是由1935年以理論預測出 . 固態金屬氫是由原子核(即質子)組成的晶體結構,其原子間隔小於玻爾半徑,與電子波長長度相當(參見德布羅意波長). 電子脫離了分子軌道,表現爲一般金屬中的自由電子. 而在‘液態’金屬氫中,質子沒有晶格次序,質子和電子組成液態的系統. 2017年初,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對氫氣施加495GPa的高壓,首次製得固態金屬氫. 2017年2月22日,由於操作失誤,盛放金屬氫的鑽石容器破裂,這塊金屬氫樣本消失了 . 雖然氫元素位於元素週期表鹼金屬列頭,但氫氣在常態下並不是鹼金屬. 在1935年,物理學家尤金·維格納和希拉德·亨廷頓(Hillard Bell Huntington)預測,在250,000個大氣壓(約25GPa)下,氫原子核會失去對電子的束縛能力,呈現出金屬性質. 此後的實驗表明,對壓力的最初假設不足 . 理論計算表明使氫氧金屬化需要更高的壓力,但是仍然是可通過實驗可得到的. 愛丁堡大學極限和科學中心 教授...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3983abf32c7cf36cf7a38134aac24fd5 | 7a4e5d88e6ac237486c1ed1e692b717afe278b69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