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pī zi
正屋後面搭建的房子。《儒林外史》第三回:「家裡住著一間草屋,一廈披子,門外是個茅草棚。」
披帛,又名披子 ,是一種裝飾性的圍巾,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西亞文化,後來成為漢服配件,再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多為女子穿戴,通常搭於肩上,或纏繞在手肘間. 若將雙手交叉,便垂懸於後背,以顯示出飄逸柔美之感 . 披帛亦經常出現在神靈仙佛的畫像中,一些男性神佛也會穿戴披帛. 披帛可分「帔」和「帛」兩種,長度可在二公尺以上. 所用材料通常是纖薄輕柔的紗,多用絢麗的色彩,其上的裝飾圖紋可用刺繡、描繪或印製等不同方式製作 . 披帛最早或者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東亞的一種源自西亞的波斯文化,而波斯人穿戴披帛的習慣,又可能是受到希臘化的影響又可能是受到希臘化的影響,但相關說法未被確實 . 在敦煌、吐魯番發掘的披帛與中原唐朝長安出土的披帛屬於同一時代的產物,沿絲綢之路所發現的披帛也反映了當時絲綢貿易的活躍 . 披帛在隋、唐兩代蔚為風尙. 隋唐兩代的詩詞、壁畫、畫作中描繪的女子大多身披披帛 . 據說這種「時尙」是借鑑了西域舞姬的舞衣 . 初唐時的披帛穿搭為一端塞入裙腰或裡,另一端繞過肩膀後自然垂下,使用較短的披帛就可完成這種穿搭. 晚唐五代時則流行將披帛從背後挽向身前,再搭到另一...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09636aaf4aa1f06b47a86332ce6a0d8c | 77b1279fdbdb76616cb24488f6cc67fe28d58c82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