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

ㄋㄨㄥˊㄐㄧㄚ

nóng jiā

解釋

1.以務農為業的家庭。稻作收成的季節是農家最忙碌的時候。

2.農舍。現在村裡還有不少棟四合院建築的農家

3.先秦時期的一個學術流派。主張勸農耕以足衣食。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務農為業的家庭。《三國演義》第一一八回:「愚聞鄧艾出身微賤,幼為農家養犢。」

2.先秦時期的一個學術流派。主張勸農耕以足衣食。《漢書.卷三○.藝文志》:「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

3.農舍。如:「竹籬裡的農家,是四合院式的簡樸建築。」

相似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農家,又被稱爲重農學派,是中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之一. 認爲當時統治者應該像神農一樣,和人民一起耕種,一起決策,鼓勵農業發展,教導人民種植以促進農業技術的提高. 因爲他們認爲農業是社會穩定繁榮的基石. 農家在秦朝時期被壓制,大多數原著都亡佚了,但和農家最初相關聯的概念對法家和儒家甚至整個中國哲學產生了影響. 它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想法.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 播百穀,勸農桑,以足衣食. 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 孔子曰:『所重民食. 』此其所長也. 及鄙者爲之,以爲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悖上下之序. 」《漢書》評價農家爲“鄙者”的“以爲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這是“悖上下之序”的. 《漢書·藝文志》著錄的農家著作共“九家,百一十四篇”,其中能確定爲先秦農家著作的,則只有三家五十四篇(“《神農》二十篇”、“《野老》十七篇”、“《宰氏》十七篇”),其餘都是漢人的作品. 但這些著作卻無一例外地亡佚了,後人只能從《管子》、《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書中進行輯佚. *《孟子·滕文公上》陳相道許行之言曰:「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賢德的國君應該...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9a038a23764632ad85dd9100e8329c2c 7208935ef3f3287d4f0fcf02e220854c3b10f7df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