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府

ㄦˋㄈㄨˇ

èr fǔ

解釋

1.宋時因中書省、樞密院分掌文武二權,故稱為「二府」。

2.明、清時俗稱各府同知為「二府」。《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安東做了二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轉了個二府,今年纔陞到這裡。」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二府可以是下列意思: *西漢時,丞相與御史府合稱二府,亦稱“兩府”. *宋朝時,樞密院與中書門下合稱二府,分軍政兩權. *明清時的“第二知府”,即同知. *以中醫學來說,大腸、小腸亦稱二府 .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顯示 二府 的雜湊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