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zhēn shū
一種漢字書體。參見「楷書」條。
楷書,亦稱今隸 、真書、正楷、楷體或正書,是漢字書法中常見的一種手寫字體風格. 相傳由漢章帝時王次仲以漢隸作楷法,是隸書的變體,其字形較為平直正方,去除隸書筆劃尾部的挑法及蠶頭燕尾的筆法,不寫成扁形,結構不合「六書」原則 . 在現代,楷書仍是漢字手寫體的參考標準. 北宋《宣和書譜》:“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爲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 據傳:“孔子墓上,子貢植的一株楷樹,枝幹挺直而不屈曲. ”楷書本筆畫簡爽,必須如楷樹之枝幹也.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鍾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爲代表作. 觀其特點,誠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東晉以後,南北分裂,書法亦分爲南北兩派. 北派書體,帶著漢隸的遺型,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長於榜書,這就是所說的魏碑. 南派書法,多疏放妍妙,長於尺牘. 南北朝,因爲地域差別,個人習性、書風迥然不同. 北書剛強,南書蘊藉,各臻其妙,無分上下,而包世臣與康有爲,卻極力推崇兩朝書,尤重北魏碑體. 康氏舉十美,以強...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c4d73ac8215eb08b28dd344a40f144aa | 70acfaab9b2a6d728cd7696ce1d45fcefdcf5b2d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