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燈舞

ㄌㄨㄥˊㄉㄥㄨˇ

lóng dēng wǔ

解釋

一種民俗舞蹈。用長布作成龍形,由十數人用竿支起,前行、旋轉、跳躍、伏臥,隨鑼鼓聲舞動。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舞龍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 舞龍和舞獅,是古時一年中的大型節慶節目之一. 隨着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東南亞,以至歐美、澳洲、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 南龍,顧名思義,在江南一帶發展出來的舞龍形式. 南龍的龍身比較重,龍頭在整條龍最重的部份. 南龍的風格在有氣勢. 因為它的重量關係,所以動作上說,沒有像北龍般注重花巧,而在注重體力上. 引南龍的在一顆龍珠一個人,而加上龍身,通常就要有十個人左右,龍身大約長九米. 由於南龍不追求靈活,所以,龍身可以在二十米、百米,甚至有千米長龍. 龍頭大而細,亦因應龍身長短而改變. 在製作上,南龍比較傳統,龍頭用竹紙紮. 傳統的龍身花紋是用布縫上去,而比賽龍的龍身花紋,為求輕巧,也是在布上畫出來的. 現在大部份都在採用畫上去的方法,甚至在電腦配合縫出來. 南龍的動作:盤圈、S彎、龍頭越過龍身等等. 北龍在江北一帶發展出的風格. 以龍身來說,北龍龍頭比較細小和輕巧,用料可以在傳統的紙紮,或者比較新穎的用輕身的膠質,以便作出多花款的動作,譬如:左右翻騰等等. 有別...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75804cae8e613102f0187a89004df0f 6feaf3566d655ac2e95f039b7700c770c0dc72ec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