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除

ㄙㄨㄟˋㄔㄨˊ

suì chú

解釋

1.指年終、歲暮。舊時於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故稱。唐.孟浩然〈歲暮歸南山〉詩:「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2.指農曆年的最後一天。舊歲至此而除,次日即為新歲,有除舊更新之意。《新五代史.卷四七.雜傳.皇甫遇》:「是時歲除,出帝與近臣飲酒過量,得疾,不能出征。」也稱為「除夕」、「除夜」。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除夕,又稱大年夜、年夜、年三十、過年前夕、大晦日,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上 . 這天的確實日期會因為曆法而有所不同. 傳統上漢字文化圈以農曆作為曆法,由於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稱爲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二九暝/三十暝(閩南語),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而十二月小月時爲廿九日,閩南人稱過年暗、二九暝/三十暝(閩南語). 而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國民政府曾於1929年(民國十八年)1月1日起,全國使用公曆,一度廢除農曆和禁過農曆年,強逼民眾把過年的習俗改為於公曆新年進行,官方也就把除夕改為公曆12月31日,但民間並未嚴格遵從. 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官方纔正式恢復農曆年. 但是2014年,中國大陸將除夕的假日取消,原本除夕、春節和春節翌日的法定假期改為了春節、正月初二和正月初三. 除夕時,人們會一家團聚,並有守歲的習俗,在大中華地區、日本和越南家中的長輩會發給晚輩壓歲錢,韓國近代也受漢字文化圈其他地區影響而有了發壓歲錢的習俗. 而中國南方和越南等地會有年宵市場(或稱花市). 除夕源於先秦時代的「逐除」.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e3111b0e55f80b1b9a40d53e28405d4 6fd14e7574aac67cf4a6f54687721ab58291c0e7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