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黑子

ㄊㄞˋㄧㄤˊㄏㄟㄗˇ

tài yáng hēi zǐ

解釋

太陽表面的黑色點狀物。其形成乃因太陽內部的高熱,以對流的方式傳到太陽表面時,遇到強力磁場,對流受阻而形成巨大的漩渦狀氣流,由於溫度約攝氏四千五百度,較太陽表面的六千度低,所以看起來較暗,而成為黑子。黑子會移動、發展,而且數目逐年增加到某一程度後,便又逐年減少,約以十一年為一週期。因黑子有強的磁場,故當數量增多時,會影響地球的無線電通訊與氣候。 △黑點、黑子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太陽表面的暗斑,直徑達數萬至數十萬公里。因局部磁場較強,造成溫度較周圍低,以致看起來較暗。太陽黑子的總數反映太陽的活躍程度,約以十一年為週期。簡稱為「黑子」。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太陽黑子(亦稱日斑)是太陽光球上的臨時現象,它們在可見光下呈現比周圍區域黑暗的斑點. 它們是由高密度的磁性活動抑制了對流的激烈活動造成的,在表面形成溫度降低的區域. 雖然它們的溫度仍然大約有3000-4500K,但是與周圍5,780K的物質對比之下,使它們清楚的顯視為黑點,因為黑體(光球非常近似於黑體)的熱強度(I)與溫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 如果將黑子與周圍的光球隔離開來,黑子會比一個電弧更為明亮. 當它們在太陽表面橫越移動時,會膨脹和收縮,直徑可以達到80,000公里,因此在地球上不用望遠鏡也可以直接看見 . 激烈的磁場活動顯示,太陽黑子會導致次一級的活動,像是冕圈和再聯結事件. 大多數的閃焰和日冕物質拋射都起源於可見到黑子羣存在的磁場活動區域. 相似的現象也在一些有著星斑的恆星上被直接觀測到 . 太陽黑子很少單獨活動,常是成羣出現. 黑子的活動週期爲11.2年,活躍時會對地球的磁場產生影響,主要是使地球南北極和赤道的大氣環流作經向流動,從而造成惡劣天氣,使氣候轉冷. 嚴重時會對各類電子產品和電器造成損害. 太陽黑子的數量在不規則的11年週期中快速地上升,然後...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b8b98db298c4eb17744beeeedde48c7 6de910d46a91095180ede52c5b3247f566c758a7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