騾子

ㄌㄨㄛˊ˙ㄗ

luó zi

解釋

騾的俗稱。《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只見門口一個人,騎了一匹騾子,到門口下了騾子進來。」《紅樓夢》第四八回:「十四日是上好出行日期,大世兄即刻打點行李,僱下騾子,十四一早就長行了。」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騾子(學名:Equus ferus × asinus)是馬和驢的雜交種. 嚴格地說,在中文裡母馬和公驢的後代稱爲馬騾(“ ,驢父馬母者也”《說文解字注》. “騾”是“ ”與“䯁”的俗字);母驢和公馬的後代稱爲驢騾. 因母馬和公驢的基因更容易結合,故而大部分騾都是馬騾. 體型比馬小,比驢大,耳比馬長,比驢短. 大多數黑色,臀高約1.55米. 在其短厚的頭,長耳朵,四肢瘦小,蹄窄,短鬃毛,沒有板栗(角質生長)內鉤. 在身高和身體的形狀、頸部及哮吼、均勻大衣、牙齒,看來像馬. 普遍認爲騾子皮膚使它們更有能力抵禦陽光和雨水及激烈的撞擊. 古希臘人及古羅馬人使用騾子作為交通工具. 騾子在20世紀初被用當作軍事運輸工具,牠們被用做載送士兵和沉重的物資. 早期的北美伊利運河還有騾子用的接駁船. 中國也曾將騾子作爲農業生產和運輸工具. 現代騾子變得罕見,是因為汽車和卡車等內燃機車輛的普及. 騾子可以穿過陡峭難走的、又黑又深的洞,所以在山區仍然是重要的運輸工具,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當地觀光業者使用騾子運送遊客下山. * 馬騾 馬騾,由母馬與公驢雜交所產生的後代. 具有雜種優勢,體型...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79b859d495f8f68bf41349767bd9712 6d78d71952694e496d5b7c28498dbe96f04269cf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