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律

ㄅㄛˊㄌㄩˋ

bó lǜ

解釋

國名。位於克什米爾北部印度河流域,唐時有大小勃律二國。《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列傳下.大勃律》:「大勃律,或曰『布露』。直吐蕃西,與小勃律接,西鄰北天竺、烏萇。」也作「缽露羅國」。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勃律(Patola Sahi或Palola Sahi之後吐蕃譯Bruzha),克什米爾北部印度河流域古國,扼印度、中亞和西藏之間的交通要道. 中國自東晉開始在史籍中記載此國,有波倫、鉢盧勒、鉢露勒、鉢露羅、鉢羅、勃律等不同譯名,唐朝多稱勃律,地原在今巴控喀什米爾巴爾蒂斯坦一帶(今別稱小西藏). 7世紀初,爲吐蕃帝國擊破,分裂成爲大勃律和小勃律兩個國家,留居原地巴爾蒂斯坦者稱大勃律,向西北遷移至罕札河谷即今吉爾吉特地方的稱爲小勃律,兩地相距約150公里. 大勃律於686年被吐蕃征服,不甘於吐蕃統治的人逃到小勃律,不過小勃律也在700年前後為吐蕃所征服. 武后萬歲通天二年(697年)至唐玄宗開元年間,大勃律三次遣使入唐. 唐王朝先後冊立其君主. 開元初年的714年,小勃律王沒謹忙因爲受到吐蕃的壓迫,親自入長安表示臣服唐朝. 由於小勃律是吐蕃進攻唐之安西四鎮的要道,因此,唐朝政府認爲小勃律是西域西門,必救之地. 北庭節度使張孝嵩遣疏勒副使張思禮率西域聯軍四千救之,沒謹忙出兵接應大破吐蕃. 此後,722年(開元十年)唐封沒謹忙爲小勃律王. 沒謹忙之後,蘇失利之繼位小勃律王,740年被吐蕃軍...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97250d22eb0ebcb9c3b3a19c33f5cf4 6c1d4419ea91b762ef88be3fc9c6921ef888ace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