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校

ㄐㄧㄢˇㄐㄧㄠˋ

jiǎn jiào

解釋

1.查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於是至諸屯邸,檢校諸顧、陸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事言上,罪者甚重。」《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冤》:「那時賈涉適在他郡去檢校一件公事,到九月方歸。」

2.職官名。晉始設置,原為散官。唐宋有檢校官,其官位高於正官。元以後為屬官,元中書省有檢校官,掌理檢校公事文牘。明、清的檢校官為低級辦事官員。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檢校,本意是勾稽查覈,加在官名之上有代理之意. 南北朝開始有檢校祕書等,並非正式官職. 隋朝和唐朝前期,“檢校”不是正式拜授,但有權行使職務. 如魏徵爲檢校侍中,李世勣檢校洛州刺史,等等. 唐朝後期,“檢校”官職爲散官或加官,沒有職事之權. 宋朝初年,有檢校官十九階: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左僕射、右僕射、吏部尚書、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禮部尚書、工部尚書、左散騎常侍、右散騎常侍、太子賓客、國子祭酒、水部員外郎. 宋神宗元豐改制後,“檢校”官職僅留下檢校三公與檢校三師. 元朝到明初中書省、行中書省. 明朝六部、都察院、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地方各府的屬官,有檢校一職. 清朝只有江蘇省各府有檢校. 作爲低級官員,管理稽覈文書出入. *賴瑞和:〈論唐代的檢校官制〉. * 孫文良:《中國官制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c5791ebe720edfc02274791222e6dfa3 6b6d9baea5ca7a77a63f3da53030eb372bdad3b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