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部首以外筆畫 | 總筆畫 | 示 | 14 | 19 |
---|
dǎo
1.向神祈求。例禱告、祈禱
2.書信中的敬詞。表盼望和請求。例盼禱、為禱
[動]
1.祭神而有所求。如:「禱告」、「祈禱」。《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唐.柳宗元〈太白山祠堂碑〉:「故歲水旱則禱之,寒暑乖候則禱之,厲疾祟降則禱之。」
2.請求。《董西廂》卷三:「昨日亂軍至寺,夫人禱我退賊之策。」
3.書信中的敬詞。表盼望和請求。如:「盼禱」、「為禱」。《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明幸駕少留片刻,以便趨教。至禱!至禱!」
禱告,或稱祈禱,是主動和上帝(神|天主)、神靈或靈性的個體溝通來讚美、祈求、懺悔或者表達自己的思想或願景的行為. 不同信仰傳統有不同禱告形式,例如早禱晚禱、謝飯禱和相關的身體姿勢. 華人民間傳統會叩拜、念誦、敬香. 基督徒會低頭合手. 印第安人跳舞. 蘇菲派穆斯林旋轉. 印度教徒誦唱. 正統猶太人擺動身體. 貴格會會員緘默. 這些不同方式反映對禱告理解. 人類學家相信早期智人從事我們會稱為禱告的活動. * 有限物能與無限者實質接觸. * 無限者有興趣和有限物接溝通 * 禱告是會被聆聽雖然不一定有反應. * 禱告是去培養人某些態度而不是影響接收者. * 禱告是透過讓人放下哲學和知識執著來訓練人集中於接收者. * 禱告能使人直接經驗無限者,是超乎眼耳感官的直接體驗. * 禱告對現存世界有影響. * 接收者期望或欣賞禱告. 在基督徒的信仰中,禱告是與上帝溝通(部分基督徒稱之爲“交通”), 可以是讚美, 祈求, 懺悔或者僅僅是表達自己的思想或願望. *聖經顯示上帝鼓勵信徒禱告. 聖經指出:“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ba7d05261eea5746420fe29057e217ae | 6723d1cc2376baafb5ca3f8872ec9094fc11c99b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