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kuí
人名。(約西元325~396)字安道,譙郡(今安徽宿縣)人,後徙會稽之剡縣(今浙江新昌)。為東晉雕塑家、畫家、學者。善彈琴,人品很高,反對佛教的因果報應說。尤善畫宗教人物,兼擅山水風俗、畜獸等體。雕塑藝術上,相傳曾為會稽山陰靈寶寺作木雕無量壽佛及脅侍菩薩時,隱於幕後,聽取意見,反復修改,三年始成。他為瓦棺寺所塑的五世佛,和顧愷之的維摩詰像壁畫,獅子國(斯里蘭卡)送來的玉佛,在當時並稱為「三絕」。著有《釋疑論》、《與名僧慧遠等辯論》。
戴逵,字安道,中國東晉士人及藝術家,原籍豫州譙郡銍縣 ,長年隱居會稽剡縣,與名士高僧結交,朝廷多次徵召不起. 他精研儒家禮學,信奉道家與佛教,認為隱居合乎人的純樸天性,儒、道二家可以融和,無為與名教並無衝突. 信仰上他相信宿命論,否定善有善報的報應說,卻接納佛教的三世因果論. 文學方面,他撰有多篇賦、贊與論,讚賞竹林七賢的為人,描寫閑遊的生活與寄託隱居的情懷. 藝術方面,他擅長繪畫、雕塑和彈琴,是東晉後期畫壇一代領袖,所造佛像造形生動,首創以夾紵塑造大型佛像,並開創南方佛教雕塑的新時代,在藝術史上有重要地位. 戴逵自小居住京師建康,生活富足,擅長繪畫、雕塑和彈琴,品格高尚,青年時已為名士劉惔賞識 . 20多歲時,戴逵前往豫章,拜經學家範宣為師,娶了範宣的姪女;後來移居會稽剡縣,自此終身隱居,成為剡縣名士,當地戴溪亭、戴逵灘、戴公山和訪戴驛等地名,都以他得名 . 權貴郗超曾斥巨資,在剡縣興建華麗有如官舍的房宅,供戴逵入住 . 王徽之辭官後居住山陰,曾遠道而來探訪他,留下「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佳話 . 戴逵一再受朝廷徵召,都推辭不就. 387年,晉孝武帝徵召他做國子監博士、散騎常侍...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a1782fd878a82f0f92ef045791145622 | 6548a274a27b862a94da21e7d4cd741ecd56e6b2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