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13 17

ㄅㄧˋ

解釋

1.死。、擊、槍

2.傾覆、失敗。多行不義必自。(《左傳.隱公元年》)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動]

1.倒下、仆倒。《左傳.成公二年》:「射其右,于車中。」《左傳.定公八年》:「籍丘子鉏擊之,與一人俱。」晉.杜預.注:「,仆也。」

2.死。如:「倒」、「擊」、「槍」。《國語.晉語二》:「驪姬與犬肉,犬;飲小臣酒,亦。」

3.傾覆、失敗。《左傳.隱公元年》:「公曰:『多行不義必自,子姑待之。』」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死亡(death),是相對於生命體存在(存活)的生命現象,指維持一個生物存活的所有的永久終止. 能夠導致死亡的現象一般有:衰老、被捕食、營養不良、疾病、窒息、自殺、他殺、餓死、脫水以及意外事故還有死刑(如槍或砍頭),過敏和藥物過量,或者受傷. 除了燈塔水母這個可能的例外之外,已知生物都會不可避免地經歷死亡,在人類社會中,死亡這自然現象被宗教和哲學關注了幾千年. 這些關注中可能包含有一種信念,即某種復活(相關於亞伯拉罕諸教)、轉世(相關於古印度宗教,如婆羅門教、佛教等),或者意識永久消失,被稱爲「」. 人類死亡之日稱為忌日、死忌. 死亡之後的紀念儀式可能包括各種喪禮或葬禮. 人的屍體通常被稱爲遺體,一般會土葬或火化,但亦有海葬、天葬等多種其他方法處理遺體. 雖然在法律上常認為人死後沒有和活人相同的權利,但一些法律制度,其目的是爲了保護死人的權利,因此死人也有人權,不能認為死人沒有人權;另外死亡並非是一個單一的事件而是一個過程,而死亡判定在法律和醫學上有時也有爭議. 幾乎所有的動物,如果不會死於外部危害致使的生物功能受損,它們最終都會死於衰老. 已知可能的例外是燈塔水母,人們認...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711f5ce78dc07a00f9664059720123a2 650f4611d2d655ce823403c6dfa33172b51c710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