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桓

ㄏㄨㄢˊ

wū huán

解釋

中國古代民族之一。本屬東胡,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餘眾退保烏桓山(今熱河省境內),因以為號。漢獻帝建安年間,徙居內地,與漢人融合。《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烏桓傳》中見有記載。也作「烏丸」。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烏桓(上古漢語擬音:),又名烏丸、古丸,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源自東胡 ,與鮮卑有共同先祖,同源於原始蒙古族,但因居處近於中國,也混有漢土人,語言文化相同,是最早附屬於匈奴的部落. 秦末漢初(前3世紀末)之際,匈奴王冒頓單于擊敗東胡. 東胡人北遷至鮮卑山和烏桓山,各以山名為族號,分別形成鮮卑人和烏桓人. 烏桓山即現大興安嶺中部的東西罕山. 烏桓隨水草放牧,以穹廬為室,常要向匈奴進貢,匈奴每歲向烏桓徵收牲畜、皮革. 漢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漢驃騎將軍霍去病進攻匈奴左地,遷烏桓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置護烏桓校尉,使之與匈奴隔離,為漢偵察匈奴動靜. 王莽時期,令烏桓不再向匈奴繳納皮布,多次強召烏桓伐匈奴,甚至以妻子為人質,動輒威殺之,招致烏桓反目,遂降匈奴. 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年)烏桓趁匈奴內亂之時進攻匈奴,把匈奴趕出大漠以南. 東漢對烏桓優撫,允許烏桓人部分移居太原關內各地,駐牧於遼東屬國,烏桓人大多歸附於漢. 烏桓南遷後,原居地為鮮卑所佔,留在塞外的部分烏桓人民,亦附鮮卑,常助鮮卑攻擊漢朝. 東漢末年,遼東、遼西等地的烏桓大人趁亂稱王. 初平元年(...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51e9f78cc90a617be5d6b33ad0e4dbbd 6498f7704ad55eb6afd517659634b1ca04d4bce0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