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

ㄈㄚˇㄌㄧˇ

fǎ lǐ

解釋

1.法律與公理。他犯的錯,就人情而言值得同情,就法理而言卻不容寬恕。

2.宗教、法律等一切事物的原理、道理。民法中規定:法律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法律與情理。《書經.呂刑》「惟察惟法,其審克之」句下漢.孔安國.傳:「惟當清察罪人之辭,附以法理,其當詳審能之。」《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王渙傳》:「其冤嫌久訟,歷政所不斷,法理所難平。」

2.法律的原理。如立法立義、法律秩序所包含之各種原理或原則等。《東觀漢記.卷一一.張禹傳》:「明帝以其明達法理,有張釋之風,超遷非次,拜廷尉。」

3.條理,事物的道理。《王充.論衡.骨相》:「非徒富貴貧賤有骨體也,而操行清濁亦有法理。」

4.佛教所闡述的道理。《晉書.卷六五.王導傳》:「時有外國沙門名提婆,妙解法理,為珣兄弟講毗曇經。」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法理,是形成國家內全部法律或單一部門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學理. 由於社會現象錯綜複雜、千變萬化,法律難以充分地規定所有的社會現象,而需法理補充法律及習慣法上的不備,能作為法的淵源. 部分國家則將法理作為民法最後適用的法源,適用順序依序為:法律優先適用,法律未規定者再依習慣法,無習慣法時則依賴法理 . 在民法意義上,法理代表多數人所承認之共同生活的原則,如正義、誠信及平衡等自然法中的根本原理. * 法律哲學...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f437c81e941fa260513f9c0ee074d45f 64909f6e749cd82cc905c77a721a6a4a9f836de4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