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乘

ㄦˋㄕㄥˋ

èr shèng

解釋

佛教用語:(1)大乘和小乘的合稱。佛教宗派中主張自利和眾生空的是聲聞乘,又稱為「小乘」,因為能載度的眾生較少。發願為利益一切眾生而修行佛道和主張眾生空和法空的是佛乘,又稱為「大乘」,因為能載度利益的眾生較多。《大智度論》卷四:「欲辯二乘義故,佛乘及聲聞乘,聲聞乘陜小,佛乘廣大。」(2)小乘。因小乘包含聲聞乘和獨覺乘。獨覺乘亦主張自利和眾生空,但由於他的證悟不待他人教導聞法,是自己覺悟的,故稱為「獨覺」。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二乘,大乘佛教術語,對獨覺乘(或稱緣覺乘)與聲聞乘的合稱 ,主要修證內涵、途徑即是解脫道,是佛法修行兩個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則是大乘(菩薩乘)所修行的菩薩道,因為目標是為了成佛的菩薩道的修行內容較廣,所以涵蓋瞭解脫道的頗多內容. 二乘的修行,包含緣覺乘的未聞佛法的獨自修行,以及聲聞乘的聞佛法而修行,主要都是透過修行斷我見、我執的方法,滅除眾生的分段生死等無明,而得證解脫的智慧. 二乘的修行目標就是解脫在三界世間中不斷生死流轉之苦,滅盡三界後有的種子,入無餘涅槃,不再有後世、不會出生於三界世間. * 聲聞乘:主修四念處 、十二因緣 、四聖諦 、八聖道. * 獨覺乘:主修四念處 、十二因緣、四聖諦 、八聖道. * 有餘涅槃 * 無餘涅槃 《增壹阿含經》卷7〈16 火滅品〉:「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涅槃界. 云何為二?有餘涅槃界、無餘涅槃界. 彼云何名為有餘涅槃界?於是,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名為有餘涅槃界. 彼云何名為無餘涅槃界?於是,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實知之,是謂為無餘涅槃界. 此二涅槃...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0faf12ee20fae0f7bda17a205215d96 5c0ac950ce93c559d3844f1de43db697efbb934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