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修

ㄎㄨˇㄒㄧㄡ

kǔ xiū

解釋

天主教中嚴格的修會生活方式。修道者在與外界隔離的修道院中生活,強調在守齋刻苦、祈禱勞動的樸實生活中修養心性。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天主教中嚴格的修會生活方式。修道者在與外界隔離的修道院中生活,強調在守齋刻苦、祈禱勞動的樸實生活中修養心性。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苦行(तपस्)是印度宗教中的一種修行方式,目的為獲得神靈的祝福或得到解脫. 通過各種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修行,來達到目的. 佛教中,佛陀在成佛之前曾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麥”(一天只吃單一的帶着穀殼的麻米,和麥子,而不再喫別的東西),沒有獲得成就,且幾乎餓亡,故佛教並不贊成苦行,而主張“行中道”,但佛教因人設教,也允許根機合適者修苦行,稱爲“頭陀僧”(苦行僧);如藏密噶舉派密勒日巴,在獲得了法的真諦以後,來到了人跡罕至的山洞、山崖上苦行,以遠離八風、五毒的干擾,獲得了大成就. 苦行流行於印度文化圈,在印度提倡苦行的宗教有耆那教、印度教等. 在印度、尼泊爾常有苦行僧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帶著象徵濕婆裨的三叉杖,邊走邊吟誦古經文. 苦行僧必須忍受常人認為是痛苦的事,如長期斷食甚至斷水、躺在佈滿釘子的牀上、行走在火熱的木炭上、忍酷熱嚴寒等事情,來鍛鍊忍耐力和離慾. 有部分人單腳站立一站就數十年. 印度教《摩奴法論》提出婆羅門種姓等“再生族”的“四行期”(Asrama),分爲:梵行期(梵志期Brahma-carin),家居期(Grihastha),林棲期(Vanaprastha),遁世...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f2edb7088bc5332753e882b37505b9ba 5c050f9da1fa71b29266402b87a65150ceaabf5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