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

ㄐㄧˊㄌㄧˊ

jí lí

解釋

植物名。蒺藜蒺藜屬,一年生草本。全草密生柔毛,羽狀複葉,莖偃臥地面,五至九月間開黃花,果皮堅硬,果實可治腎臟病。蒺藜在中醫上具有治肋痛、療傷、去風活血的功用。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植物名。蒺藜蒺藜屬,一年生草本。莖匍匐於地,羽狀複葉,小葉六至十四枚。夏日開花,花單生葉腋,花瓣五枚,黃色。果為五枚分果片組成,每分果片具長、短刺各一對。種子入藥,具滋補作用。生長於海濱沙地。也稱為「升推」。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蒺藜(學名:Tribulus terrestris,英文名稱:Caltrop, Puncturevine Caltrop, Puncture Vine) ,古名茨(音同“瓷”),為蒺藜蒺藜屬植物. 莖皮纖維可供作製紙之用 ;種子榨油可供作工業用 ,油餅則可作為肥料 ;全草於秋季時曬乾可薰殺蚊蟲 ;亦可作為牧草 . 本種果實因具刺狀物而得名刺蒺藜 . 蒺藜是一種一年生或二年生匍匐草本植物 ,全株密披灰白色 絹絲狀長柔毛 或白色硬毛 . 莖淡褐色,從根部分枝 ,平臥於地面呈蔓生狀 或略傾斜上升 ,披稍捲曲的絹絲狀長柔毛或長硬毛 ,柔軟強韌 ,長約10 -60 釐米,長可達1米 . *葉:葉為偶數羽狀複葉,互生,平臥地面,不等大 ,長約1.5-5釐米 ;小葉2 -14 對,較大的複葉與較小的複葉交互對生 ,長圓形或長橢圓形 ,先端鈍或具短凸尖頭 ,基部稍歪斜 ,近圓形,全緣,具緣毛 ,表面無毛 或僅沿主脈披毛 ,背面披銀色絹絲狀毛 ,長約5-17 毫米,寬約2-5毫米 ;葉柄極短或近無柄 ;託葉4枚 ,對生,披針形,漸尖,邊緣呈半透明狀膜質 ,披絲狀長柔毛 ,具柄 ,長約...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9783ed2b258a1afea4c675f844b41e7 5b88c7bd0b63f8904daa4214b6cc13fbfbeab09e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