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8 14

ㄓㄚˊ

zhá

解釋

[名]

1.書信。同「札」。如:「信」。

2.公文。同「札」。如:「子」。《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安老爺自從接了調署的文,便一面打發家眷到高堰通判任所。」

3.筆記。如清朝趙翼有《廿二史記》。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茶筅,又名茶刷,《茶具圖贊》名之竺副帥,由一截竹筒經精細切割製成 ,形如竹刷 ,用以在點茶過程中攪拌茶湯,使末茶和水均勻混合,並產生一層沫餑. 茶筅在宋代時發明,於北宋中期取代茶匙. 隨著點茶法傳播至日本、朝鮮、琉球,茶筅亦同時傳入這些地區. 在中國,於明代之後棄用點茶法而不再被使用,現今多見於日本,並被改進. . 琉球茶道以及那霸的也有使用. 現今日本的茶筅多以種植三年的竹子爲原材料製作. 在日本,茶筅上部的長條被稱爲“穗”. 根據茶類不同,上部竹條(穗)的根數也有所不同. 一般薄茶需要穗數更多的茶筅進行擊拂,濃茶則相反. 又指清潔茶具的竹器. 末茶點飲法是宋代主流的食茶方式,用於點茶的茶筅在北宋被發明,並在中期取代茶匙. 相較於茶匙,以茶筅擊拂茶湯可以獲得較好的點茶效果,使茶湯出現當時文人推崇的一層白色湯花,並保持較長的停留時間(“咬盞”). 隨著泡茶法的流行,明代開始,茶筅在中國也不再被使用 ,在日本隨著茶道流傳至今. 匙茶入甌,注湯筅之,候浪花浮成雲頭、雨腳乃止. 點茶不一,調膏繼刻,以湯註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之靜面點. 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07c18e87ea806b081d9cf6d9098e7bb 5ac030ff48f81bbab5c13ce01eb78f5c1a4cd742
什麼是雜湊